玉米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子非鱼】荀彧X刘备(三国同人,长篇连载,剧情向)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该滚出许昌的是你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该滚出许昌的是你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该滚出许昌的是你吧!

    袁绍和曹cao曾经是知交兄弟这件事大家都知道,问题是战场上没有兄弟,也没有父子。一旦开战,只有深仇大恨和你死我活。这二人的大战一触即发,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刘玄德就是这个最好的导火索。但现在他居然说什么希望袁曹和好如初?他是疯了不成?一会儿要陛下退位带刘协去浪迹天涯,一会儿要袁曹兄弟和好,再不就是拉荀彧去给徐州百姓道歉,刘玄德的思维方式怎么就那么异于常人啊?

    再由这个家伙胡说八道下去,所有人都会疯掉……是荀彧太急躁了。刘备本来就不聪明,还被荀彧吓唬了一顿,变得更傻了,现在肯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六神无主,要慢慢哄才是。

    荀彧拉着刘备坐在庙门口,他心平气和道:“刘将军,我知道你们过去认识,关系可能也很好。但今时不同往日,你要知道朝廷目前没什么独立的军队,朝廷内有很多士人支持皇帝,即便我个人劝陛下退位,这些读书人也不会认可曹公称帝,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家族都会想方设法夺权。到时候不仅国家改姓,还会陷入一个无数权臣夺皇位的怪圈。这对你、对我、对陛下、对曹公本人,乃至对天下人都没有任何好处,你明白吗?”

    刘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握住荀彧的手:“荀先生,我知道你聪明,也知道你说的话都会应验,可是我也不知道该为国家做什么。”

    “你听我说。袁公和曹公必有一战。如果这俩人其中之一取胜并快速统一,也绝不残害皇帝和汉臣,天下士人自然归心,会有一个新的国家到来,我会亲自劝陛下退位;但反之,这二人没有这个本事统一,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残害了皇帝和大量忠臣,必然会遭致怨恨和鄙夷,读书人会唾弃他们,不会保护他们的子孙,他们的子孙会下场凄惨,和陛下一样。”

    刘备重重点头:“我知道了,他们对陛下的态度会影响后人对他们子孙的态度。他们人品越好,子孙就越安全;人品越烂,就会报应到后代头上,对不对?”

    “也不能说是报应……”否则韩馥刘虞没做错任何事,还不是下场凄惨。荀彧没说这句,继续道,“不是报应,是态度。君王残暴,士人会自保;君王宽厚仁爱,士人情愿为国而死。君以国士待我,我自以性命相报,士为知己者死,古往今来皆如此。”

    “嗯。”

    见刘备情绪平稳下来,荀彧也松了口气。他继续讲解:“我知道你爱陛下,也知道你希望袁公取胜后善待百姓。但袁绍有他的缺点,陛下也有他的责任,他的爷爷和父亲没有尽到皇帝的责任,陛下也不能想着逃避。如果你说报应存在,陛下如今遭受的一切,桓灵二帝已经让无数人遭受过了,他无论是傀儡还是真皇帝,都要坚守到最后一刻,就当是为了他的父亲爷爷赎罪,也不能抛下文武百官独自逃跑。”

    荀彧一番话让刘备红了眼眶。他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皇帝遭受了他父亲的报应,从灵帝杀尹勋那一刻起,就注定他的子孙不会再得到任何人庇护。可是刘备答应要救皇帝、救国家,这是他们君臣间的承诺,誓死不能违背。

    “令君,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让我放弃皇帝独自逃跑,如果别人害了皇帝自然会被唾弃,不需要我管对吧?”

    “对。”荀彧点头,“你可以尽力救他,但是要保护好自己。你活着皇帝还有人在乎,你死了皇帝更没人关心,何况你的死亡会导致曹公极度憎恨皇帝,你活着对陛下来说更安全。”

    “曹公会因为我……憎恨皇帝?”刘备面色铁青,喃喃自语道,“完了……董国舅做了件大错事,我本来也希望他们好好相处的,现在没有机会了……”

    果然是董承。这样还好,处理掉董贵人总比处理皇后一族影响要小些。只要找到皇帝,让他撇开和董承的关系,谎称不知道董承一党的密谋,就能把国舅当成弃子扔掉。虽然也会引起朝野震动,总比百官全部被屠要好些。这步棋走到了死局,大概不是皇帝死不死的问题了,是除了皇帝以外的人都要死。怪不得刘备急着劝皇帝退位、带皇帝离开,至少那些忠臣的家族能保住。他不算傻……虽然考虑问题方向不对,但结果倒也没算错。看刘备的脸色,参与这件事的人还不少,不止董承和刘备两个人,事情闹大了谁都没好下场。但荀彧也不能检举董承,只能按兵不动。

    “不怕。”其实荀彧心中也慌得要死,但还是尽量安抚刘备。他拍了拍刘备的背,想到:许昌肯定是保不住了,现在只能放弃许昌,尽量保刘玄德。他试探问道:“参与这件事的人多吗?有没有你熟悉的人?”

    刘备下意识摇了摇头,荀彧松了口气。刘备在许昌的人脉无非孔融陈群袁涣等人,没有他熟悉的人,说明参与的人都不是重要角色,不会导致朝廷溃散。董承和曹cao的权势斗争注定要死一大批人……这样的斗争在这个国家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以后还要发生无数次,这不是刘玄德的错,也不是荀文若的错。无论刘备和曹cao是不是敌人,荀彧都不会恨刘备,他实在是太厌倦权势斗争了……

    “玄德,你知道我希望天下太平,但依照目前的局势,百姓、士人、皇帝、权臣和各路诸侯全部都活在剧烈的恐惧动荡之中,没有人能消除这种恐惧和仇恨,读书人没有办法发自内心地热爱袁公和曹公,也没办法反抗他们,这说明这两个人对时局而言未必是最好的选择。”荀彧小声道,“读书人虽然没有兵权,但有眼睛、有心,这些有兵权的人如何对待忠臣良将,忠臣良将就会如何对他他们的子嗣。你救不了所有人,我也救不了,你我先保住性命和家人,再来与这些势力周旋。你不要管皇帝了,他迫使你对曹公恩将仇报、陷入险境,你不该对他心怀怜惜,顺其自然就好。”

    “令君……”刘备痛苦地抓住荀彧的衣袖,“是不是我的出现才害了这些人?”

    “不怪你。”荀彧摇头长叹,“赵议郞被害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曹公要排除异己,陛下要复仇,我请曹公救皇帝就是个错误,也要为这个错误负责。你说得对,曹公残害百姓,不该奢望他拯救皇帝,一切都是我的错,我比任何人都该死。”

    “文若……”刘备把手放在荀彧手背上,欣慰道,“你说得对,你确实该死。我们认识这么久,你总算说了句人话,比死撑着不认罪强多了。”

    荀彧脸色一变,他没想到自己自嘲两句,刘备会那么不客气,面上已经有些挂不住了,他斥道:“你占据一整个徐州,为什么不去救皇帝,反而去打袁术?救了皇帝的人该死,不救皇帝的人反而是忠臣?不姓刘的诸侯迟早残害皇帝,那姓刘的都哪去了?啊?你们干嘛去了?”

    刘备辩解道:“曹公救皇帝是没错的,你囚禁皇帝你该死,陛下只是个傀儡你又不告诉他,让他以为自己真的有实权,就为了你尚书令的名声好听你就去骗人家,你这个死骗子。”

    荀彧脸都绿了,他赌气道:“整个朝廷里只有我对你最好,别人不是想锁着你就是想利用你,只有我劝你躲起来别参与纷争。我都没想过要伤害你,你怎么说那么难听?你以为你姓刘国家就是你的吗?皇帝是不是傀儡哪容得你评价?朝廷跟你没关系,你要滚赶快滚,滚出许昌,你本来就不该来!”

    “该滚出许昌的是你吧!荀文若!”刘备站起身来,暴怒道,“荀公达、郭奉孝都知道上战场奋勇杀敌,只有你一个人躲在后方,你要装忠臣维护朝廷,你他妈维护了个屁!皇帝有今日都是拜你所赐,你不仅害了他,你还要害曹孟德!我说曹丕招你惹你了,你凭什么要夺他权势?老子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儿子被你们嘲讽算计,还要指责曹丕无能,没他爹有你们这帮颍川人好日子过吗?早被黄巾贼屠屠了!老东西屠徐州就是为了护住你们,你们读书人端碗吃饭、放碗骂娘也就算了,现在说他对你们读书人不够客气,要做别的打算,你们是什么东西?”

    “他屠徐州不是为了我们!”荀彧不擅长吵架,此刻气得浑身发抖,“就因为他屠徐州,兖州皆叛,孟卓全族被灭,公台离去,仲德搜刮人脯,我也杀了人……我们全都被毁了,被毁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名声,我们的尊严,我们颍川士人的声誉,全都没有了!”荀彧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似乎又想起了那些不曾消散的噩梦,他咬牙道,“他屠徐州不是为了我们,也不是为了保护任何一个人,只是因为他喜欢——”

    荀彧说着垂下双臂,又抬手道:“曹公屠徐州我没有地方可以跑,但也第一时间写信劝他退兵、劝他放过你,你自己守不住徐州怪谁!”

    “好,徐州之事你有苦衷,救皇帝你没错处,帮我我也承这个情。那袁公呢?他和你有什么过节,你为什么要唆使曹cao和他相斗?!他们兄弟同心,你却反复劝曹cao反袁,为什么,凭什么?!”

    “袁绍要废汉自立,何况他的手下子嗣都恨他,曹cao和袁绍斗争与你无关,他们越斗你越安全,陛下也不必匆匆退位。如果曹cao不和袁绍斗,马上就会跟你斗,你扛得住吗?他一旦投降袁绍,刘氏王朝就会覆灭,至少他今日还算是忠臣,而且他百般护着你、给你兵权,也是为了帮你们刘家留下更多人才,袁绍会如此对你们吗?”

    “不对——”刘备脸色铁青。他快速思索荀彧的话语:曹cao和袁绍斗争,刘姓诸侯会更安全,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荀文若,你错了。曹cao屠徐州你不知情,还劝他放过我,的确是对我有恩;但你劝他斗袁绍是屠徐州之后,一旦袁曹开战,河北百姓必然遭难。你只害怕袁绍称帝,不害怕河北百姓被人屠戮吗?”

    荀彧没有接话。

    刘备知道自己猜对了,这是荀文若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

    “我原以为你在曹公屠徐州后继续支持他争霸,是因为你发自内心支持他们父子做皇帝,所以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劝他与袁绍等人相争,不介意他到处屠城。而现在你告诉我,你不支持他屠城,而且你们读书人都很厌恶他,对他们父子极其鄙夷,没有人发自内心对他们。那你为什么要让他争霸呢?难道就是为了保住你们颍川派的权势吗?”

    荀彧还是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