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哎,你什么时候瞎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4

分卷阅读74

    就已经被网吧老板给篡夺了。”

苏禾:……懂了,他就是不想在别人设立的框架下竞争。但自己搞个框架让别人去竞争,就没问题。

苏禾说,“也许你跟小凡组过队,那会儿他一放学就跑到那个网吧打游戏。——还经常帮忙解决一些电脑问题,老板每天给他免单一个钟点。那会儿我还要参加竞赛辅导,走得刚好比他晚一个小时左右,下课后就直接去网吧找他,跟他一起回家。”

“我们学校机房六点关机,我一般都七点后才去。有时候学校管得严,还得等到八点查寝之后——也未必就组过队。”片刻后,他忽然“啊”了一声,好像想起些什么。

苏禾就问,“怎么了?”

“你会去网吧找他?”

“嗯。”

孟周翰憋了一会儿,有些懊恼的,“……也没什么。”

——反正那会儿他肯定没给她留下什么好印象。

“初中我在剑桥国际读的。”孟周翰就说,“你呢?”

“东大附中的初中部。”

这两个学校相距就非常远了,孟周翰说的就有些敷衍了事,“初中也是寄宿制。学校里有校内网,允许携带个人电脑。所以每天就是上课,回寝打游戏、去论坛交流攻略。我们学校要求学二外,我还学了点德语。对了……初三那年,我们班有个同学家里破产了。”

苏禾:……

“你还记得她叫什么名字吗?”

“好像姓郑吧,名字想不起来了。”

苏禾:……

孟周翰又说,“因为这件事,我才知道我家其实还挺有钱的。”

苏禾揉着脸叹了口气,而后就笑了出来,“好的,我懂了。”

——这个人很可能确实就是孟周翰,而不是时小凡身上分裂出来的什么人格。

“你不必再继续说下去了。”

孟周翰不满的抗议,“我还没有说完——我高中也是在瑞士读的!”

苏禾:……

“嗯。”

“虽然大学是在英国读的,但也经常会去瑞士玩。也许你在瑞士交流时,我们还遇到过。”

“……”苏禾哭笑不得,“也许吧。”

但就算遇到过他们肯定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他强调个什么劲儿。

她说,“现在看来,你跟小凡应该确实是交换了。但要弄明白原因也许会很困难。我认为第一步我们应该先找到你的身体。让你们两个见一面。你觉得呢?”

孟周翰没有做声,看表情似乎并不怎么情愿。

苏禾并没有再强求。

她觉得孟周翰最多就是在别扭,如果真的有机会让他变回去,他也不可能真心抗拒。

到底如何才能见到“孟周翰”——毫无疑问他自己能想到的门路,肯定比她多。

但,谁叫她刚刚拒绝了他呢?

她其实也不是猜不到他的心理——无非就是换回来之后,成全了她和时小凡,他会有些不甘心。

所以内心在消极抵抗罢了。

这个人,真的时不时就会有些幼稚。

“我会先自己想办法,如果我实在搞不定,再来找你帮忙。”苏禾说,“你可以趁这段时间去做些你想做的事,你不是还想要证明你自己吗?”

她收拾东西起身,思索着这种神秘学现象,到底是该找医学家、哲学家还是干脆找跳大神的,帮忙推测一下原因,整理一下思路——要不然先找隔壁实验室的,去事发现场测一下各种辐射数据?说不定那里有个什么“场”呢。

但当然,找原因这件事,可以慢慢来。

首先,她得先见到“孟周翰”,确认一下时小凡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他体内。

……还是先想办法见一见孟启森,或者明如海女士吧。

正思索着,却忽然听孟周翰说,“你问完了吗?”

“……暂时问完了。”

他没心没肺的眨了眨眼睛,一抬手,“礼物。”

“什么?”

“你事先说过,配合问卷,有小礼物可拿。”

苏禾:……

苏禾:……你可是跟人互换身体了啊!结果居然就只是想到要讨礼物?

苏禾:算了,刚刚意识到这件事的是他。对他来说,适应了两个月怕是早就习以为常了吧。

孟周翰说,“我要有纪念意义的,最好是你亲手做的。当然不是也没关系。我希望今晚之前能收到礼物。”

苏禾:……

“对了,这种问卷我随时欢迎。如果还有需要,你可以随时来找我——晚上回来前,记得给我带礼物。”他微笑着。

42.变形记(四)他变成时小凡的意义,究……

一个月的时限已经过去了20天,车祸的赔偿连同苏禾资助的15万,孟周翰手头大致有60万资金。比起他所宣称的“当年创业总共就花了家里50万”还多10万。

不过众所周知,他们富二代花自己的零用钱,是不算花“家里”的钱的。而所谓花“家里”的钱,其实也包括了动用家里的人脉和资源——毕竟投资二字从来都不单单意味着“注入资金”。孟启森投资50万,跟时小凡他爸时大伟投资50万,能是同一个概念吗?

更不必提家里养的各行各业的顶尖专业人士从法律、财务、运营……上给出的免费咨询建议,甚至直接帮助。

……

而现在,他连租用办公场所的成本都得自己核算。

各种数据核算出来,达成正收益所需要的营收数额,高到让孟周翰怀疑自己以前到底有没有创业过。

不过,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当年他直接提供了他在市区那套价值千万英镑的别墅当临时办公地点,省掉了大笔租金。

而当年的创业伙伴大都是刚毕业的新人,没什么养家的压力。多赚多分,少赚少分,不会因为公司盈利达不到预期水平,就纷纷退伙另谋出路。但时小凡的这些同事们,似乎普遍都已经背上了房贷。他们担不起风险,收入底线非常之高。

何况,国外互联网平台上的分成比例是它三你七,国内平台的分成比例最高时能到它九你一,这两年渐渐理性回稳,也得按五五分成。而这分成,是不会扣除你的开发运营成本的。盈利门槛瞬间拔高一倍。

线下的房地产资本家,线上的平台资本家——可谓是互联网创业的两大吸血恶鬼。

想靠做应用突出重围,不管是游戏类还是其他功能类,本身就困难重重。

就他那60万,不必说一个游戏开发周期,怕是连一个app开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