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04

分卷阅读404

    一幅画卖出后,原图稿立即毁掉。

另,除已经开张的几处“幽篁馆”外,新开的铺面一律安置在深巷陋宅之中。任凭买家寻觅上门,不在大街上敞开卖。

竹丝画本为新出物事,十分稀有,如此一来更显身价。

那些文人雅士凡见了,无不被其巧夺天工的工艺和艺术内涵所吸引,从而四处打听求购;那些附庸风雅的富贵人家,也希望买来装点门面和收藏,也花重金求购;还有人想法设法买来再转卖获利、或送人。

再有一层,就是竹丝画来历背后的故事:方初当年是为了未婚妻谢吟月才出手拍下郭家的竹丝画稿,为此还被刚出道的郭织女逼迫签下誓言书。世事变幻。竹丝画的初创者江明辉死于非命,方初断手退亲、被父驱逐出族、淡出曾经的织造行业,其种种经历,都为他这个人、为竹丝画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世人评判不一:有说他无情,有说他多情至情;有说他大jian大恶,有说他孝义并重。

因上几项缘故,这竹丝画有多抢手可想而知了。

清哑听说此事后,也不得不佩服方初的商业头脑。

这种营销策略和她前世的名牌奢侈品销售有异曲同工之妙:商品本身质量好是根本,再利用人们的一些特殊心理,推出限量版等手段增加其隐性价值。甚至有些豪车还要看名望和身份地位,有钱都买不到呢。

方初将竹丝画当做艺术品经营,每一幅都是独一无二的绝版,怎能不引人哄抢!且他还有一项坚持:无论外面抬价多高。他只卖自己定的价,不是谁出价高就卖谁。若同一幅作品被两人以上看中,就凭各自学识评价画的意境,回答圆满者拥有此画。

如此一来,想买一幅可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蔡铭才带同窗来清园求购。

且说眼前,雨雾朦朦中。几人开始凭栏钓鱼。

蔡铭低声问方初:“四月初一你要去吧?”

他今天一是陪同窗来买画,还有就是替岳父送帖子,请方初四月一日去严家参加严未央的婚事。

为什么要他出面请?

自有道理。

方初瞅了他一眼,淡笑道:“蔡兄弟的好意愚兄心领了。我还是不去的好。舅舅未必怪我。”

他是被出族之人,在商家还能通融一二,对于蔡家这样的诗礼大家、书香门第来说,是不可忽视的污点。若公然出现在严未央的婚礼上,恐连累严家被蔡家人诟病,所以才这么说。

蔡铭正色问道:“方兄可曾后悔?”

方初摇头道:“人各有志,怎会后悔!”

蔡铭道:“既如此,又何必在乎别人眼光?这是我跟严姑娘的婚事,严老爷不惧人言,我父亲也不惧人言,便是蔡家那边有人说三道四,你又不是我严家的客人,无需理会。”

严纪鹏让他出面来请,正是要方初安心的意思。

王公子在另一边钓鱼,虽未看他们,却听得一字不漏。

他很好奇方初有没有胆量出现在人前。

方初自己也在想。

难道要躲一辈子?

最后他道:“既如此,我便去!”

蔡铭也笑了。



严未央的亲事引得各方关注,另一位女少东谢吟月也不甘寂寞,沉落两年后破云而出:连续推出几款织锦,与二流锦商们合作,搅动市场。根据她这势头,人们纷纷猜测她还有后手,将在七月一日的织锦大会上与郭清哑再次一较高下!

一时间,各方侧目。



再说郭家女少东郭织女。

郭家专利纠纷闹出人命,若在以往则难逃败落,但如今郭家今非昔比,事情才出,便引起各方势力强势插入,地方官府审不了,移交临湖州提刑按察使司审理,朝廷也有人过问。

郭家父子忙碌自不必说。

第357章疯狂

此事起因于郭家派去调停纠纷的管事——冬儿的丈夫刘虎。他因为听信闲言碎语,积攒了一肚子闲气,在外就充大爷了,借郭家优势摆出派头来,狐假虎威,怒斥侵犯专利的人,逼人赔偿。随后不知怎么个缘故,那家子七八口就全死了,有说是被人害的,有说是被郭家逼得走投无路而自杀的。

刘虎当然觉得冤枉,他不过是骂了几句而已。

几次过堂后,他精神萎靡,恐惧不已。

又有结交的朋友提醒他:“你这事其实没什么。郭家肯定能压下,就怕郭大爷不帮你压。不帮你压小事,还趁机推一把就坏了。你想想,你要没了,你媳妇可不就是寡妇了!往后那个……可就方便了。”

刘虎气怒攻心。

恰在这时,郭大全叫了他去训斥。

刘虎更加悲愤。

郭大全训斥完,又交代他不要担心,只管实话实说。

刘虎想起那朋友说的,实话实说就死定了,看来郭大全是真要除掉他了。他忍住愤怒,恳求郭大全让他回去看媳妇,说媳妇就这几天要生了。郭大全本待不答应的,因为怕传唤,后来不知怎的又答应了。

刘虎看着郭大全不寒而栗。

这是让他看最后一眼?

真不愧是“笑面虎”!

郭大全却在想,去向官衙保他,带他回去看冬儿。

安排已定,一行人就回到绿湾村。

清哑身子已经调养恢复,正收拾准备进城。

正忙着,就有郭盼弟的娘,人称“三婶”的来了。

“二嫂,收拾呢?”郭三婶问。

“嗳,她三婶坐。”吴氏忙让坐,一面叫丫头倒茶。

郭三婶坐了,打量进进出出忙碌的丫鬟婆子,眼珠骨碌转。小丫头倒了茶来。她也不在意,搁那也忘了喝。

无事不登三宝殿,吴氏见她这样,猜定有事。

正要问。就听她问道:“这次都带谁去?”

吴氏笑道:“就我跟清哑,还带俭儿和巧儿。”

郭三婶忙道:“巧儿太小了,要不叫我家盼弟陪她清哑jiejie去吧!遇事姐俩也能商量,清哑也有个说话的。”

吴氏心下便明白了。

这些亲戚们,这两年变了法儿把闺女往郭家送;等送进来了。又变了法儿的往清哑身边塞,仿佛跟在清哑身边学一阵子,个个都变手巧了,出去说是清哑教导出来的,也有脸面。

可清哑哪有空闲教这些人!

只能挑选心灵手巧的指点。

要真是那心灵手巧的,她也不用长辈出面托人情了,清哑自会将她挑出来安置在研发设计小组;既托人情,肯定资质一般,而做爹娘的总盼着能在清哑点化和熏陶下出现奇迹,所以想得到额外照应。——他们心里。冬儿都能得姑娘教导,凭什么郭家亲戚不能?

这类事,一般都是吴氏和阮氏出面应对,总算还妥当。

然自从郭家建了牌坊、清哑被封“织女”后,亲友们又找各种理由把闺女往清哑身边塞,为的是想托庇郭家面子结识那些富贵人家,若有人看上她闺女,也能结一门好亲。

吴氏这下可真头疼了!

她对郭三婶道:“盼弟在坊子做工,哪有空!”

郭三婶笑道:“哎哟,我们郭家的坊子。她jiejie叫她陪,旁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