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高辣小说 - 谢家皇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86

分卷阅读486

    身伺候曹顺容,没有什么事儿是她不知道的,对这样的人,主子们即使用不上了,多半也会灭了口一劳永逸。

琥珀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曹顺容本来只是小病,却被她自己折腾得加重了。她不敢吃东西,也不敢用太医开的药,只敢喝那种数得清米粒的稀粥。哪怕一个人好端端的,只这么熬身子也扛不住,更何况曹顺容眼下这情形?现在别说起身,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

看她这样,过年时能不能好起来都说不准了。

可公主不能一直老等着,这么一来估计有些人是正中下怀。

高婕妤、李昭容和其他妃嫔心思都活动了。皇上当时发了话,说玉玢公主给曹顺容照料,其他人不敢有异议。但是谁让曹顺容她运气这么不好呢?是天灾还是人祸的这个已经不要紧了,要紧的是谁能挤下她的位置,抢到抚养公主这个机会?

按说,她们该往皇上身上使劲儿。可是皇上在后宫的时候很少,她们连皇上的面儿都见不着,唯一能接触到皇上的只有贵妃。这几天永安宫门前忽然就热闹起来。

谢宁都快让她们气笑了。

一直以来谢宁从来没有主动想要算计过别人,可是架不住旁人却一次一次的谋算她。前面的事情不提,这一回曹顺容先是遭人非议,又病重卧床,现在跟这些人都脱不了干系。

“看来我的脾气是太好了。”谢宁就这么跟青荷说了一句。

与人为善是好事,打小家里就教她要宽以待人。可是在宫里,这可真不是什么好品质。谢宁待人一贯温厚,可是她换来的并不是别人的敬重和亲近,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算计。眼下这些人简直是蹬鼻子上脸,一个一个吃定了她要名声,就不能把人拒之门外。

结果谢宁这一回还真不给她们留面子了,来请安的没有一个进得了门。

谢宁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让人敬她怕她,这个贵妃来得太快太容易,她总有一种心虚的感觉,总觉得自己说话底气不是那么足。

除了这个,还有另一种心虚。

皇上和她虽然没有在嘴上有过什么约定和盟誓,可是皇上待她怎么样,谢宁自己心里最清楚。因为这个,满宫里的其他人都守起了活寡,谢宁在面对她们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的多包容忍让一些。

但是这并不能抵消后宫里弥漫四溢的嫉妒和怨恨。

既然退让也不可能换得她们消停安分,甚至还越来越得寸进尺,谢宁也不想再惯着她们了。

永安宫突然间变得高不可攀,顿时让众人没了主张。

有人说,贵妃以前装得温良,现在是原形毕露了。也有人说,贵妃这是见不得有人想接手玉玢公主,借这机会分她的宠。曹顺容被整得爬不起身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有这么个前车之鉴摆在这里,谁还想再往前凑,曹顺容就是现成的榜样。

但是这些话没人敢再传出去。谁也不是傻子,知道贵妃这回是真的动了气。有些人平时脾气一直很好的,吃些小亏也不在乎。可是这样的人一旦要是发起火来,那可就是动了真火了。

就连曹顺容那里,谢宁也让人去看望了她一次,周禀辰亲自跑了一趟,曹顺容根本没见她,周禀辰也笑着全然没放在心上,同雅兰轩的朱太监说,眼看天越来越冷了,曹顺容的病倘若一时不见好,只怕是因为雅兰轩这地方过于潮湿阴气重,不利于养病,最好从雅兰轩挪出去,换个清静的地方好好休养一阵子。

朱太监当时就傻了,脸上的笑容僵在那里就象一个面具壳子,等他回过神来明白周禀辰话里的意思,顿时连这么这个壳子也挂不住了,赶紧拉住了周禀辰的袖子,胖胖的一张脸上硬挤出来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挪出去养病只是说来好听,朱太监可一点儿都不糊涂。当宠的妃嫔哪有因为生病就挪出居所的?以往但凡有这样的人,那都只代表了两个字。

失宠。

这一挪出去,谁知道会被扔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去?到时候别说休养了,只怕衣食温饱都没了着落。就算病能养好,也没有机会再搬回来了,挪出去三个字在宫里是人人闻之色变,跟充军流配打入冷宫根本没有区别。

“周公公,周公公,小的以往有不开眼得罪您老的地方,您老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跟我一般见识。我们主子身子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虚了点儿,可用不着挪出去养病啊。再说这天儿这么冷,挪来挪去的又费事又劳神……”一面说,一面硬要把叠得整整齐齐的银票往周禀辰手里塞。

周禀辰笑呵呵的说:“不用这么客气,在宫里头这么多年了,我这个人为人如何你也是知道的。曹顺容这病拖了不短日子了吧?要是再不见好,那挪出去也是照宫规办事啊。”

这一次探病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曹顺容当天就用了药,也添了饭食,第二天就挣扎着起身了。看那样子是生怕被拿着生病为由真把她发配冷宫了。

☆、三百九十二沏茶

童太医从雅兰轩出来,朱太监这回不敢怠慢,特意送了出来,还递了一个摸起来沉甸甸的荷包。

童太医也没推辞。倒不是他图曹顺容给的这一点点儿好处,而是按着惯例,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病人病情好转,身子要痊愈了,总要给郎中送点什么,平常人家可能就送点自家做的吃食、一点儿家常的土产,讲究些的人家会送些饼啊酒啊,当然阔绰的送小元宝的也有。

曹顺容并不缺钱,所以出手也挺大方,童太医一摸就摸出来了。这大小,这份量,应该不是银子,是金子。

按太医院一般的习惯,童太医是最开始来替曹顺容问诊的人,所以事情绕了一圈最后还是落回他的头上来。

朱太监一直送到月华门处才住脚,路上遇着两拨人,他都同人有说有笑的打招呼,话里话外的说着自家主子病已经见好了,还夸童太医医术精湛。

童太医一肚子牢sao,知道朱太监这是借他当幌子,明里是夸他,其实一句句都是在宣扬曹顺容病不重,已经在好转。

宫里这些内监们差不多都是自小净身入宫的,除了侍候趋奉主子,没有别的安身立命的本事,所以朱太监这会儿惶惶不安,绝不亚于曹顺容这个当事人。人常说一句话,叫皇帝不急太监急,可太监们能不急吗?主子就是他们的靠山,是他们的饭碗,主子要倒霉,他们的境遇只会跟着更惨。

他这么一路送,一路张扬,童太医又不能跟他掐一架让他不要送,也不能捂住他嘴叫他别说,更没法儿在他吹捧自己医术高超的时候自贬,真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