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高辣小说 - 谢家皇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9

分卷阅读259

    的诵起经来了。

孔尚宫连忙请方尚宫到她别的屋子里去用茶。

方尚宫还记得康太妃年轻时的模样。她记得康太妃那时候也很不起眼,先帝后宫多美人,康太妃被诸多年轻鲜妍的美人们一衬,越发显得平庸无奇。她总是穿着素淡的衣裳,在人前从不说话,越往后来越是少在人前露面。

孔尚宫对方尚宫送来的东西十分满意,也很感激。

单从数量和价值上来说,未必比以前淑妃给预备的节礼更丰厚。但是东西都十分实用。上等的木炭、棉布、新棉被、丝被,皮料,这些东西可比淑妃往年送来的什么绸缎、香料之类的实惠多了。冬日里绸缎其实御寒并不实用,香料也多是积年宿货,烧了连点香味儿都没有。此外还有过年时肯定用到的金银锞子和铜钱,都是不打折扣的给了。康太妃这里,过年也总得给宫里的奴婢发放赏钱,本来孔尚宫还想着这一笔开支今年又不知从哪里凑,现在问题就解决了。

从这送的东西就看得出来,贵妃着实是个会过日子的实在人,而且十分细心周到。有些事情别人想不到她能想到,更难得的是她不但想到了,还能做出这样周到贴心的安排,从这点儿上来看,孔尚宫就觉得她比淑妃要强,起码她待人有真心,而非象淑妃,年年往这边送的各种节礼不过是应付差事,完全不管那些东西送来能不能用得上。

“咱们可有好些年没见了,贺太妃没了之后,我听说你去了针工局养老,还以为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你现在在贵妃跟前效力了。看你这气色,说咱们是一辈人哪里有人信啊。”

孔尚宫心里十分感慨。

原本两个人处境差不多,方尚宫还不如她。起码她侍奉的主子还好端端活着,她也有个容身之处。方尚宫当年在贺太妃没了之后,可以说是成了丧家之犬,还能在针工局谋个养老之地已经算是好的了。可是没想到人的际遇就是这样起伏不定。方尚宫再次发迹的过程其实也十分偶然,就是跟当时还住在萦香阁的贵妃见过两面,当时的贵妃不过是个小才人,刚刚承宠而已。谁能想到名不见经传的谢才人摇身一变,现在成了统领六宫的谢贵妃呢?方尚宫的无心之举,却给自己搭起了一道青云梯,地位权势都跟着一起扶摇直上,现在永安宫的方尚宫在宫里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了。

方尚宫穿着一件深褚色掐灰边的灰鼠棉缎袄子,精神和气色显得十分好。

方尚宫尝了一口茶,这倒是今年的茶,但是并非上品。

她问:“我怎么记得你原先说想出宫的,还说老家有几个侄子,回去后总能有一口安乐茶饭,怎么却没有走呢?”

孔尚宫苦笑着说:“那是我一厢情愿了,和哥哥们幼年就分开了,嫂子们更是陌生人一样,更不要说隔了一辈的侄子了。我往老家去了信,他们回信打听我有多少积蓄……算了不说了。永安宫现在可是手掌大权了,以后我们慈云宫只怕还有事求到你面前呢,到时候还盼着你看着旧日情分上,多少照应一二。我们主子这么些年就是这个性子,这些年不见外人,不跟人说话,越发连旧相识都不认得了,并不是有意怠慢你,你可别往心里去。”

方尚宫当然要客气一二:“这是哪里话,康太妃虔心向佛这在宫里谁不知道?我看她现在是越发超逸了,红尘俗事自然不放在心上。”

在慈云宫里待了半晌,方尚宫出来后又去了一趟玉景宫。

玉景宫里住着三位主子,一位算是有正经名号的张太妃,另两位也是先帝嫔妃,只是品阶低,也没什么宠爱,一直依附张太妃生活。皇上登基后也没有她们加封诰,玉景宫里的人含糊的称她们一声主子而已。

不过玉景宫比慈云宫却要热闹一些。

玉景宫地方没有慈云宫大,但住的人却不少人。平时张太妃带着她的两个伴儿,再找一个人凑局,就可以斗牌消磨一个下午。平时倘若有兴致了,也会凑在一起用饭。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张太妃精神气色都比康太妃要强得多了,见着方尚宫还有说有笑的。一样是守寡幽居的日子,她们过的比康太妃要强一些,打发辰光也好,苦中作乐也好,总归玉景宫里还有一丝鲜活气,还能听到说笑声。

从玉景宫出来,方尚宫站在宫墙边停了一会儿,似乎是在出神。

青言轻声问:“方姑姑是不是累了?咱们快回去吧。”

方尚宫点了点头。

青言赶紧小心的扶着她往前走。她今天跟着出来不图长见识露脸儿出风头,就为了一件事。

把方尚宫伺候好,别让她老人家有什么岔子。

青荷打发她出来的时候再三嘱咐,让她只要干好这一件事就行了,其他事一概不用她担心。

青荷还说:“方尚宫要是肯指点教导你一二,你就一辈子享用不尽了。”

☆、二百零五年关

方尚宫看着走在身边的青言,这个姑娘还不错。有股机灵劲儿,但是心地又忠厚,也是从萦香阁一起带过来的人了。原先她不叫青言,叫陶凤,是后来改的名字。

今天往东六宫来跑腿,可以说是一桩很不讨好的差事了。很多人都觉得东六宫晦气,天冷,路又远,而且太妃们过的清苦,出手小气,有时候根本没有一文赏钱。就象今天,要不是因为是送年礼这样的大事,又是方尚宫亲自领头,所以他们不至于空手而归。

因为这个缘故,很少有人愿意往东六宫来跑腿的。

“你看今天那些人,觉得怎么样?”

青言没想到方尚宫突然问她这么一句话,怔了一下才说:“感觉……就跟前几天青荷姐说的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混日子,人人都显得慢吞吞的,无精打采,老气横秋的样子。

“其实他们能够有今天,已经是不错了。你想想,和我一同进宫的人,现在还有几个活着的?和白公公、周公公那样的人一批进宫的太监,又有几个能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的?你有没有想过,等你到了他们那个年纪的时候,人会在哪里,又会在做什么样的事?”

这句话把青言给问住了。

方尚宫说完了却自嘲的笑笑:“看我,净说这样的话。大概是今天见了故人,所以难免感慨。你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这些事情现在自然不是不愁的。”

不,这话已经点给青言一个很紧要的道理了。

虽然这是什么道理她还没明白,可是她觉得方尚宫说的话很要紧!

青荷姐说的没错,果然方尚宫要是肯指点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