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6
武家杂货铺子没甚生意,武家阿奶便干脆关了门,带着小孙女儿去育婴堂帮忙,为的自然是和分别多年的二女儿熟悉起来——当然,她依旧没有忘记前些日子第一次过来的目的,与此同时全方位无死角观察陈姑娘。哑婆子只是哑了,人又不傻,若是个傻的,也不会被卖了多次还有命在,她看出了老娘的意图,趁着陈姑娘背对着自己的时候,悄悄对老娘指了指陈姑娘,比划了一个大拇指。这个意思,很好懂了。也就是说,鹅蛋脸陈姑娘的人品,是顶呱呱的。再加上这阵子观察下来的,花想容一应生产、送货都是陈姑娘在沟通安排,掌事姑姑倒是没怎么出现,可见陈姑娘也是个能干的。寿昌二年的六月,也许合该就是武家时来运转的日子——这里,指的并不是银钱方面,毕竟占着香皂分销商的便利,又有孩子们都长大能赚钱了,武家的日子早就越来越红火了。这里的时来运转,指的是武家老头老太太首先找回一个女儿、其次大孙子的妻子人选有着落了,最后,门前的路哐哐哐了不到五天,就修好了!再不耽搁开门做买卖。说起这条路,从动工开始就万众瞩目,朝臣是关心水泥路的可行性,百姓是关心修好之后方不方便出行。然后天公很作美,修路期间一直没有落雨,六月里的日头好,晒一两个时辰就水泥路面就终凝了,但是依旧有士兵看着,拉着麻绳不准人进去,因为工部的人说了,这水泥路啊,当场看着是干了,可是干的只是外表,下头还没结实呢,想要站人,最起码三天,十天以上允许行人通行,一个月以上车马可过。这时候,这条街道上的百姓还是犯嘀咕的:这路平是平了,可是当初看着就是些泥灰调和抹平的,到底牢不牢哦?还一个月内不准牛车马车骡车一切车通行,真是麻烦哦!到了七月初,附近的人就认识到了这条路的好处,再不抱怨了。平整!实在是太平整了!以前的石板路凹凸不平,千层底薄一点踩上去都硌脚,更不用替拉车驾车的颠簸。但是这种平整,在七月初第一个雨天的时候叫人知道,这么平的路面,半点不打滑!比原先踩光的石板子要稳当多了!不止如此,因为平稳,路面并无积水,走着也不容易溅湿裤脚。平心而论,京城城内的路比别的地方已经是好很多了,至少整个城内几乎都是石板铺路的,比泥巴路强多了。可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附近的人走过了水泥路之后,才知道石板子路有多颠簸。甚至那些赶车的车夫都觉得,牲口踏上这挑水泥路,速度快得都要飞起来了!六月底的时候,武家阿奶也要飞起来了,因为她前些天终于见到传说中的胡嬷嬷了,也是育婴堂最大的管事,毕竟想要讨走人家左膀右臂呢,怎么能不经过人家同意。胡嬷嬷这些年倒是没怎么变老,听闻武家阿奶所求,愣了一愣,待武家阿奶走了之后,叫人喊来陈喜问她的意思。陈喜——哦,鹅蛋脸姑娘想了想,终究是说:“嬷嬷,我配不上人家。”胡嬷嬷摇摇头:“你错了,咱们育婴堂内,都是清清白白的人,从不比别人低一等,更何况这么多年,你也帮我分担不少,若是你担心身份问题,给你请一个九品末流女官的能力我还是有的。我只问你,你愿,我替你cao持;你不愿,我替你回绝。”陈喜想了想,终究心底还是有几分羡慕前些年被家人接走的莲儿,想起花想容门外那个走路平白撞了头的傻子,于是她点头:“我愿的。”为什么不愿?人家现在看上了我,为什么要考虑以后一定会被嫌弃这样没影子的事儿?于是武家人得了准信,就请了官媒去育婴堂,这事儿基本就定下了。…………………………七月初,一个月之期来验收路面质量的工部小吏也是惊呆了,这路面,已经比皇宫中的路都要高级了吧?旁边街住着的人听了不干了啊:那这么好的路凭什么只有他们才有?我们这儿也要修!要修!要修!我们也要修!户部的钱尚书听闻京城百姓的意愿,顿时就吓得一个哆嗦:今年的秋粮和秋税还没收上来,国库不宽裕,陛下您可千万别皇恩浩荡啊!!!臣……承受不来!!!当然,民意沸腾,此事还是不容忽视的,朝会上,这事儿就被提出来了。“众爱卿是何意呢?”十六问道。大家伙儿都打算看死抠门和陛下对上呢,谁知道才几天而已,原本就怕听到修路二字的钱(同命一般重的)尚书欢天喜地地出列说:“回陛下,臣以为,这京城乃是天子脚下,代表的是我朝廷脸面,道路残破,实是该修的。”【天下红雨了?户部的死抠门便大方了?】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浏览器打不开晋江网页,我是把文档复制到Q然后,手机app发的,好像格式又不对了,明天白天上班改一改。不过话说我也不知道格式怎么不对了。谢谢长安的地雷。第269章“回陛下,臣以为,这京城乃是天子脚下,代表的是我朝廷脸面,道路残破,实是该修的。”钱尚书出列,一席话叫众人惊掉眼珠子:这钱串子死抠门莫非改了性子?却原来,前个儿在与贾玉谨核对水泥路成本,以及户部应该支给贾家的钱财之时,对对方感叹了一句:“水泥路虽好,可是全京城翻修一遍,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然后宝玉就‘随口’安慰了钱尚书几句。正是如此,倒是给钱尚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京城内大街小巷太多,修起来纷繁复杂?整治啊!然后,今天,钱尚书出列,胸有成竹地说:“臣以为,只修路是不够的,既然已知水泥有速干、坚固的优点,咱们可以一步到位,将京城内的房舍也修一修嘛,修成小二层小三层的都不在话下,岂不是更加缓解了京中寸土寸金的紧张局面?”这下子,金銮殿下,满地不只是眼珠子,还有下巴。当然,也有沉得住气一些的人,那是他们深知钱尚书的秉性:这老头子,怎么可能突然这么阔气!果然钱尚书加了一个转折:“不过嘛,在修路的时候考虑到车马通行方便,势必要动一些人家的宅子的,如何拆迁,是原拆原建,还是统一规制,就需要再拿出一个章程了。”没错了,钱尚书被点醒的,正是后世屁民们望眼欲穿的一个工程:旧城改造!拆迁!你要说,后世的时候,总是有人羡慕,哪儿哪儿的人家拆迁得了几百万的房款,按人头分了多少多少的面积。